
薏
拼音: yì 注音: ㄧˋ
简体部首: 艹 简体部外笔画: 13 简体总笔画: 16
繁体部首: 艸 繁体部外笔画: 13 繁体总笔画:19
五笔86/98: AUJN 仓颉:TYTP 郑码:ESKW 电码: 5650
笔顺编号: 1224143125114544 四角号码: 44336 UNICODE: 858F
基本字义
yì ㄧˋ- 〔~苡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颖果卵形,灰白色,像珍珠,供食用、药用称“薏米”、“薏仁米”、“苡米”、“苡仁”。
方言集汇
- 粤语:ji3
- 客家话:[台湾四县腔]ji5[客语拼音字汇]yi4[海陆丰腔]ri5[客英字典]ji5[宝安腔]ji5[梅县腔]j5
详细解释
- 薏 yì
〈名〉
- 薏苡的省称 [Job’s tears]。如:薏苡(草本植物,茎直立,叶线状披针形,颖果卵形,淡褐色。子粒(薏苡仁)含淀粉,供食用、酿酒,并入药。茎叶可作造纸原料)
- 莲子的心,即莲子中的青嫩胚芽 [the heart of a lotus seed]
- 莲青皮,果白,子为的;的中有青为薏。——《尔雅》
《康熙字典》
- 《申集上》《艸字部》 ·薏 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13
- 〔古文〕《唐韻》於力切,音億。《爾雅·釋草》荷,芙蕖。其中的,的中薏。《疏》薏,中心也。 又苡薏。詳苡字註。 又《玉篇》乙吏切,音意。義同。 又《韻會》薏茨,草名。